有人說,當今全球的服務外包市場,就像一塊放進財富烤箱的“面團”,正在迅速膨脹成巨大的“蛋糕”。服務外包產業起步不久的哈爾濱,已經嘗到了蛋糕的甜頭,百億級“云產業”的藍圖正在繪就。然而,在當前,各城市比政策,比基礎設施,在招商引資中已見效甚微。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甚至強于國內城市并著名于國際?哈爾濱正在尋求答案。
發展瓶頸:產業規模小 人才難留
“2010年,市工信委曾計劃在今年培育兩個千人以上的企業,但目前來看,要實現這個目標,困難重重。”市工信委軟件服務處處長劉建業不無遺憾地對記者說。
對于服務外包而言,只有上規模才會有大發展。而目前,哈爾濱的服務外包企業人數大多在500人左右,超過500人的企業并不多,難以承接大規模的外包業務。
雖然我市已經有多個聚集服務外包企業的園區,但是相對于服務外包產業而言,園區的發展仍然滯后。
劉建業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服務外包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人力資源沒有形成良性循環。他說,服務外包產業對人力資源有其特定的要求,雖然我市聚集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20余所大學,但既具有較高水平的計算機能力,又具有良好外語水平的人才非常少,特別是從事系統工程設計的高級人才更是匱乏。培訓費用高、人才流失等問題成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瓶頸。
尋求突破:內外兼修裂變發展
對于一個新興的行業而言,希望與發展的前行動力永遠會大于暫時的問題與困難。經歷了人才陣痛之后,樂辰科技公司開始走出“人才缺乏”的怪圈。雖然承受著每個人15萬至20萬元人民幣的費用,但是樂辰科技公司依然延續著自己的海外培訓計劃,已分5批派出十幾名員工到美國學習培訓。目前,第一批接受培訓的員工已經挑起了大梁。總裁薛楊對記者說,植入國際化的基因,讓企業始終保持國際化的血液,也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希望,該公司現有的核心員工都在樂辰科技工作4年以上。這種“外引內訓”的“樂辰模式”,也不失為提升人才整體水平的一種嘗試。
業內人士認為,哈爾濱應緊抓后金融危機帶來的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新機遇。印度的服務外包業務90%以上來自歐美,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印度外包業所受的沖擊要遠大于中國。而哈爾濱可以借助于東北亞中心的地理優勢,積極發展日、韓市場的同時,盡力挖掘歐洲、東南亞市場的業務量。在積極承接外向型服務外包業務的同時,更要將眼睛向內看。在金融危機中,內需市場將成為中國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提升水平,打造哈爾濱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抓住國際經濟和外包市場全面復蘇的“井噴”機會,這應該成為哈爾濱服務外包業發展的重要出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哈爾濱有著獨特的制造業優勢,石油石化、裝備制造產業在全國居龍頭地位,哈爾濱發展相應的在岸服務外包業務,將會有很大的業務空間。
北京金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HP ALPHA/SUN/IBM小型機維護,小型機租賃,小型機保修和ORACLE數據庫維護 服務外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