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軟過度服務 OpenAI 引員工不滿、高管離職
據外媒報道,微軟與 OpenAI 的合作耗費了大量資源,導致大量微軟員工滋生出強烈的不滿情緒。有微軟員工擔心,公司的人工智能戰略過于專注在與 OpenAI 的合作上。一些員工甚至抱怨說,微軟已經淪為 OpenAI 的一個 IT 部門。
據悉,這些微軟員工主要來自 Eric Boyd 領導的 AI 平臺團隊,屬于 Scott Guslee 運營的 Cloud+AI 組織。從歷史上來看,這是一個經歷多次更新迭代的團隊,該團隊曾進行過多項內部 AI 研究,并擁有眾多內部 AI 項目。目前,該團隊已將重點從內部 AI 游戲轉移到 OpenAI 合作伙伴關系上。
微軟的一位前高管表示:“Eric Boyd 團隊實際上就是維護 OpenAI 服務,它已經不再是微軟的一個創新引擎了?,F在更多的是為 OpenAI 提供 IT 服務。創新的心臟在別處跳動。”
此外,微軟對之前構成 Azure AI 服務的內部服務關注越來越少,而是更加關注 Azure OpenAI 服務。這一變化引發團隊部分員工不滿,并導致一些曾參與微軟本土 AI 計劃的高管離職。一位因變革而離職的前高管表示,Azure Cognitive Search、Azure AI Bot Service 和 Kinect DK 等產品實際上已經消失了。
微軟發言人 Frank Shaw 對此表示,這些服務仍以某種形式存在,但要么不屬于 Azure AI 的一部分,要么已經更名,要么已經與其他產品捆綁在一起。
2 微軟與 OpenAI 的合作 AB 面:一面親密無間,一面“塑料兄弟”
作為科技領域最受關注的搭檔之一,微軟與 OpenAI 之間的合作關系一直被外界津津樂道。一方面,二者之間的合作確實引領著 AI 行業的繁榮發展,另一方面,雙方的關系卻并不總是和諧融洽。
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隨后,微軟于 2019 年先期投入 10 億美元,而后又提供數十億美元來幫助 OpenAI 開發其 AI 技術,包括生成式 AI。為了避免由此引發的反壟斷審查,微軟將投資比例控制在 49%。但在商業世界中,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
《華爾街日報》記者 Tom Dotan 在某檔訪談節目中解釋道:“通常來說,當一家行業巨頭想要掌握這種變革性、突破性的技術,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對方整個收購下來。但出于一系列復雜的原因,比如說微軟想要收購這家公司,可能會面臨一系列監管審查。此外,OpenAI 也并不打算走收購這條道路。既然無法擁有該公司,就意味著微軟無法控制 OpenAI 所開發的任何產品、也無法控制他們把資源投入到哪些項目當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OpenAI 構成了微軟業務中的很大一部分,但微軟卻無法將自己的意志真正施加給 OpenAI。”
二者之間的非傳統合作關系也為后續的摩擦埋下了隱患。
隨著 ChatGPT 在全球范圍內爆火,微軟也開始大規模采用這項技術并將其融入自家產品線。此外,微軟還打算把生成式 AI 的全部功能整合成單一軟件,再利用它支持包括 Office 套件、Word、Excel 在內的多種辦公工具。很明顯,微軟基本上全盤接納了 OpenAI 開發的技術成果,并以此為中心對自身業務進行了重新定位,希望能讓自家軟件產品再次煥發活力。但在應用這項技術的過程中,兩家公司間的關系也變得微妙起來。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非營利研究機構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的董事會成員兼前 CEO Oren Etzioni 認為,微軟與 OpenAI 這種“非主流”式的結合可能引發更多問題,畢竟雙方都在兜售高度趨同的軟件和服務。“目前最大的沖突點在于,雙方都想要賺錢,而且都想靠類似的產品賺錢。”換言之,合作雙方其實都是在出售 OpenAI 的技術——OpenAI 是直接提供,微軟則是把這些技術納入 Azure 云服務。有時候,微軟和 OpenAI 的銷售團隊甚至會拉攏同一撥客戶,場面一度相當尷尬。
這種較勁還延續到了員工層面。在微軟內部,也有員工堅持認為微軟有比 OpenAI 更具優勢的地方。一位微軟 AI 研究人員稱:“相比 OpenAI,客戶更信任微軟,因為他們已經購買了微軟的生態系統。對于企業來說,使用微軟的產品比使用 OpenAI 的產品更自然。所有這些功能都不像 ChatGPT 剛出來時那樣具有突破性,但它在生產力領域為人們帶來了很多價值。”
不過,微軟對 OpenAI 的資源傾斜也引發了微軟內部員工的抱怨。隨著微軟對 OpenAI 投資額的不斷增長,微軟必須要為此劃分出更多資源,以確保 OpenAI 技術得到優先對待,甚至將此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身為微軟研究部門的成員,特別是 AI 研究團隊的成員,大家只能配合 OpenAI 的戰略推進——哪怕不是給對方打下手,也至少得讓位于 OpenAI 正在開發的產品。
因此微軟研究團隊內有不少人抱怨 AI 原研預算減少,認為“我們現在拿不到之前那么多資源了,因為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劃撥給了 OpenAI”。部分研究人員還抱怨 OpenAI 不愿開放技術細節。知情人士稱,雖然微軟有少數內部團隊可以接觸到該模型的底層工作原理,例如代碼庫和模型權重,但大多數團隊還是被直接拒之門外。盡管微軟持有 OpenAI 大量股份,可大部分員工在使用 OpenAI 模型時享受的待遇甚至等同于普通外部供應商。
3 微軟與 OpenAI 未來的關系將走向何處?
雖然摩擦不斷,但微軟與 OpenAI 都一直在強調聯手的好處。微軟首席財務官 Amy Hood 將其稱為“偉大的合作伙伴關系”,令雙方都從中受益。她在去年 4 月時強調,“我們的成長對他們有利,他們的成長也對我們有利。”
自 2019 年投資 OpenAI 以來,微軟與 OpenAI 這對搭檔一直在探索進一步合作。在 ChatGPT 實現一鳴驚人之后,去年年初,微軟宣布與 OpenAI 擴大合作伙伴關系,正式步入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的第三階段:微軟將推動一項為期多年、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以加速 AI 技術突破,同時確保全世界都能廣泛分享由此帶來的收益。
據悉,這項協議是微軟與 OpenAI 此前 2019 年與 2021 年投資協議的延續。新計劃將擴展雙方在 AI 超級計算與研究領域的持續合作,并讓雙方能夠相互獨立地對先進 AI 技術做出商業化探索。
大規模超級計算——微軟將增加對專業超級計算系統的開發與部署投入,借此助力 OpenAI 獨立開展的突破性 AI 研究。微軟還將繼續建設由 Azure 主導的 AI 基礎設施,幫助客戶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并部署自己的 AI 應用方案。
新型 AI 驅動體驗——微軟將在消費級與企業級產品線中部署 OpenAI 模型,同時引入基于 OpenAI 技術的全新數字體驗選項。其中包括微軟 Azure OpenAI 服務,該服務將允許開發人員直接訪問由 Azure 高可靠性企業功能以及 AI 優化基礎設施 / 工具所支持的 OpenAI 模型,進而構建起引領行業前沿的 AI 應用成果。
獨家云服務商——作為 OpenAI 的獨家云服務提供商,Azure 將繼續為 OpenAI 的一切研究、產品與 API 工作負載提供基礎設施支持。
微軟董事長兼 CEO Satya Nadella 表示,“我們與 OpenAI 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的共同目標是以負責任的方式推進前沿 AI 技術研究,并通過 AI 大眾化打造新的技術平臺。在雙方合作計劃的下一階段,各行各業的開發人員和組織機構都能通過 Azure 訪問到最先進的 AI 基礎設施、模型及工具鏈,借此構建并運行自己的應用方案。”
OpenAI 公司 CEO Sam Altman 也指出,“過去三年來,我們與微軟間的合作非常順利。微軟與我們秉持著相同的價值觀,我們很高興能夠繼續推進 OpenAI 的獨立研究,并致力于開發出造福全人類的先進 AI 技術成果。”
設想微軟與 OpenAI 合作關系的未來走向,Tom Dotan 認為,OpenAI 軟件會成為眾多企業保持市場優勢、維護產品效力的 AI 基礎,而且他們可能會繼續為更多微軟競爭對手提供支持。面對這樣的情況,微軟也許會選擇內部原研同類技術。“這里我要強調,目前雙方還沒達到這樣貌合神離的狀態。但當前這種不同尋常的合作關系確實比較脆弱,隨著時間推移,也許雙方的狀態會變得越來越復雜且微妙。”
參考鏈接:
https://www.digitalinformationworld.com/2024/03/microsoft-insiders-fear-firm-has.html#google_vignette
https://www.infoq.cn/article/ibZCSBmGqUt6UsOvRZX3
https://www.wsj.com/podcasts/tech-news-briefing/the-awkward-partnership-between-microsoft-and-openai/0dbb2a7b-2fdd-4044-9f22-9b73c659c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