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快發展地理信息產業的號角已經吹響。黑龍江省政府、國家測繪局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共建的黑龍江地理信息產業園區,在一期工程竣工后,一批頗具實力的地理信息企業即進駐園區。
急需統一平臺
地理信息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地理空間信息框架數據庫、綜合信息數據庫、行業專題信息數據庫。在信息化社會里,地理信息服務方式呈多樣化,這些數據庫又可派生出許多子系統,比如面向政府的電子政務系統、面向百姓的公眾服務系統,林業、旅游等專題應用系統,基于位置服務的GPS導航定位系統等。
然而,雖然這些系統的市場空間很大,但是由于信息資源開發不足、利用不夠,共享機制不完善,信息服務社會化程度低,我國的地理信息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地理信息產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除了統籌協調和監管力度不夠外,基礎設施薄弱,信息資源自主保障能力不強,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和安全保障體系不健全等也是問題所在。目前,各界對于加快建立地理信息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消除信息孤島,推進產業化發展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促進共建共享
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需要政策、數據、應用和技術的高度集成,需要解決地理信息采集、加工、存儲、管理、更新、分發與服務的一系列問題。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應以政務網、專網、互聯網為基礎,結合電子政務,在測繪成果和專業信息保密的范圍內,為政策管理,行業應用,社會公共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基礎地理信息服務。
針對一邊是信息資源嚴重缺乏,另一邊是對已有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矛盾,有關專家指出,要立足現有條件,盡快實現已有數據資源,應用系統的集成,統一平臺,統一建庫,統一管理,實現內部信息集成和共享,外部提供綜合服務,真正搭建起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框架體系,包括空間信息基礎數據,共享標準、規范和取費等政策,軟件平臺和規劃、國土、城建、民政、公安等重要節點的應用系統建設。
地理信息出自不同部門的不同標準,地圖產品良莠不齊的現狀也將很快得以解決,到201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數據體系。國家測繪局已陸續同交通部、民政部、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簽署了基礎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協議,以進一步促進基礎地理信息的廣泛應用。在數據庫建設標準方面,目前國家小比例尺的地理空間數據庫標準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