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選擇自己構建和運維IT
服務,還是直接采用第三方的公有云服務,這與企業所從事的行業、企業規模和應用類型等多種因素相關。下面我們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來討論一下。
1. IT設施的位置
當企業自己構建一個私有云平臺的時候,IT 基礎設施是自己的,一般位于企業內部。而采用公有云平臺的時候,IT 基礎設施是位于一個第三方的數據中心。這里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現在有一些服務提供商提出的虛擬私有云(VPC, Virtual Private Cloud )的概念,它指的是在第三方數據中心內部通過技術手段隔離出來的一個專用計算環境,并通過安全通道與企業相連接。
2. 基礎設施的差異性
對于許多大型企業,由于經過了多年的IT 建設和技術演變,他們的IT 基礎設施往往采用了不同的技術和平臺,也就是說,這些企業采用的是異構平臺環境。但是,對于目前大部分公有云服務提供商來說,他們的平臺往往是通過廉價和標準的硬件平臺來構建的。這些標準化方式構建的平臺能夠以比較好的性價比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另外,在服務的提供方面,公有云服務提供商往往提供最為大眾化的、需求量最為廣泛和集中的服務。因此,對于公有云服務來說,其服務和環境往往是同構的,這與企業自建的IT 環境不一樣。
3. 商務模式
企業如果選擇自己構建IT 系統,那么顯然需要進行一次性的大量投資來采購軟、硬件設備,甚至包括數據中心的基礎建設等。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這體現為一個比較大的固定成本。但是,如果企業采用第三方提供的公有云服務,那么根據目前云計算服務的收費方式,企業可以選擇按月服務費的方式或者按IT 資源使用量的方式來進行付費。這樣,對于企業來說不需要一個大量的前期投入就可以使用IT 服務,其體現為一個持續的運營成本。
4. 控制程度的不同
企業自己構建的IT 系統是作為企業資產完全由企業自己擁有,并由企業自己來運維。雖然企業需要自己的IT 運維團隊,但好處是企業可以獨立控制IT 系統,并根據實際需要來進行改造和客戶化。而對于公有云服務,企業實際上是采用租用服務的方式,好處是不需要自己來管理基礎平臺服務,但是對于企業來說這同時也降低了其定制化的能力,因為所有的基礎設施,包括服務器、網絡和存儲等,以及上面的軟件平臺都是由服務提供商來進行維護和管理。
|